在心理健康或心理疾病的領域越來越重視生活風格的重要性。許多研究指出,規律的運動,就是我們人類最自然的藥物,有類似抗憂鬱劑的效果。而缺乏社交活動,或是孤獨也不僅僅帶來憂鬱的後果,也可能導致其他的醫療狀況,例如心臟疾病或肥胖。改變生活風格似乎是越來越重要了!
但事實是,要改變生活風格實在不容易,在快節奏的生活中,許多人都會說自己沒時間運動、沒時間安排更健康的飲食、沒時間培養新的嗜好、沒時間跟朋友出去只能打打電腦滑個手機。如果你覺得要在生活中注入健康的概念很難,你應該重新思考,因為有時候追求一個更好一點的生活風個並沒有需要花那麼多時間。
不健康生活的惡性循環
不健康的生活風格,創造一種惡性循環。通常我們都從自己覺得沒時間幹嘛開始,我們以為自己沒有能量、沒有力氣、心情不對,所以沒法追求更好一點的生活。但當你開始忽略這些健康的生活態度時,你會開始覺得生活越來越糟。所以感覺越糟,也就越難讓自己運動、花時間煮飯、作出更好的選擇。最後我們開始放棄健康生活的可能,開始對那些危害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視而不見、順其自然。當然如果我們要脫離惡性循環,你應該找到一個方式從小的點開始慢慢帶給自己健康的改變。
不健康的生活風格所需要花費的時間
如果你覺得追求健康的生活要花太多時間,你需要回頭檢視一下現實狀況。30分鐘的運動或許你覺得自己可以把時間用來看連續劇,但運動是不是能幫你往後的生活爭取到更多時間呢。別忽略這些好的習慣與活動,帶給自己長選時間的好處,想想保持更好的身心狀態,是不是當你年紀越來越大後,可以有更有效率的方式做事情呢。不健康的生活風格比你想像中的花掉你更多時間,你想想看當你因為不舒服時,你要花多少時間在看醫生;當你疼痛的時候動作會變得多慢;當你生病的時候要花多少時間復原。那些不健康的習慣(例如沒日沒夜的打電動上網),其實把你生活中許多寶貴的時間給吃掉了,你事實上可以做一些多生活更有用的事情。(例如整理自己的家裡)
精熟自己的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
說到底,追求一些健康的生活風格,跟我們的時間運用息息相關,因此要有好的生活,似乎也要有好的時間管理規劃。我們常常都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但有時候回頭想想,那些浪費掉的時間,或許可以用來做更有價值的事情。好的時間管理該如何起頭呢? 一切從發現自己是如何浪費時間開始。你可以先觀察自己一個星期,然後追蹤自己每天是如何花費時間的,你花多少時間在上網、看電視、使用手機呢?
當你發現自己是如何使用時間的,你也會開始用更有智慧的方式來分配時間給自己去追求一些更健康的生活風格。所以健康的生活一切都開始於更好的時間管理。把自己的時間想像成自己的資產,你必須更珍惜地去利用它。而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幫自己每天做行事曆,每週訂定清楚可行的目標。不要把那些很遠抽象的目標放在自己的to-do list中,專注在可以達成的目標上,然後把它放入行事曆的空擋中,只要你在時間的規劃上越來越熟練,你就可以找出越來越多的時間幫自己追求身心健康的目標。
從小地方開始健康的生活風格
如果我們要有更健康的生活,不一定要花時間去健身房,或花很多時間在運動。而是我們應該用比較小的內容,然後用維持長時間來帶來改變。追住在小而美的健康目標上:
例如
-把每天吃個零食,每天減掉一點點。
-承諾自己每週至少有兩天在家煮飯。
-每天花至少五分鐘運動,你可以逐漸增加比例。
-注意自己自動化的負面思考,花點時間重新框架這些內容,為自己注入比較正向的想法。
-每天幫自己的工作做好行事曆,知道自己每天晚上有多少自己的時間。而如果你完成了每天的例行目標,你也會自然地感到比較沒有壓力,能放鬆。
在一團混亂中找到時間
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繁忙,就算自己再有意願好好追求健康的生活,我們的工作與日常瑣事都會悄悄地偷走自己的時間。所以要有能力在混亂之中還能找到自己的時間來保持健康的生活選擇,就好重要了!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會超出我們想像地花更多時間,所以能夠為自己爭取一點額外的機會還滿重要的。下面是一些實際的例子:
-把車停遠一點,這樣當你去買東西的時候可以順便多走路一些。
-如果有很多在等待的時間,用這個時間來簡單地呼吸冥想一下,研究發現當你在等待時能夠放下手機稍作休息,可以幫助我們增加創造力。
-帶本書在身上,當你因為某些事情在等待時,可以填充心靈。
-當你在排隊時,可以花點時間在腦中規劃一下當天的行程。
-每天花點時間關注一下自己的呼吸,這可以幫助我們把心境回歸平常,簡單地數一下自己呼吸的次數,可以幫助自己管理當下的壓力。
還有很多可以利用時間的策略,我們都可以發揮創造力來幫自己想一些出來,但關鍵在於,我們願意相信多利用時間來追求心理與生理健康是很重要的。我們不需要為了時間不夠用,就犧牲自己的健康;反過來說,選擇健康的生活風格,絕對是我們面對充滿挑戰的世界,最有效的方式。
——————————————
pinsoul + 編譯
(photo: Benoît Challand French illustrator's work)
參考資料>>>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when-your-adult-child-breaks-your-heart/201503/when-you-dont-have-time-healthy-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