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注意!你的內心話,可是會變成真實的喔!

我們每個人的思考,有時候很強大,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真的很少花時間去想想看自己是如何思考的。光是上述這句話,或許就讓很多人迷惑了,我們好好“思考”,自己如何思考的?!聽起來很饒口。

但事實是,我們怎麼想自己的常常會影響著我們的現實生活。如果你做了一個判斷,認為自己是有潛力的,讓你得到好處,就是因為你做了一個好的判斷;但如果你下了一個錯誤的結論,錯估了自己,錯誤了認識自己,你可能局限了自己的視野,那你也會限制自己可能發展的機會。

我們的想法,常常很直接的就會影響我們如何感覺的,如何行為的。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爛咖,那你也會有爛咖的心情(可能是心情很低落),然後你也會表現得很爛,當然你表現得很爛,你就會持續的認為自己“真的”就是一個爛咖。

舉例來說,當你在口中說出,我真的就是“懶“的時候,你就會真的有一種看什麼都覺得多餘、看什麼都覺得煩的心情,你也會表現得沒什麼動力去做事情,而這一切都會讓你自己沒有心情、行為無法提振的表現,而你也真的會因為觀察到自己的現象繼續覺得自己就是”懶“,因為我好像覺得什麼都好多餘。

我們對自己的信念,是會持續被強化的,最主要來自於,我們內心如何為一件事情下結論(conclusion);在許多心理疾病中,很多人的行為表現,顯現出個人對於自己的認識、監控的表現出現了功能不良的情形,其中有一個現象叫作,妄下結論(jump to conclusion),而這樣的現象的後果就是,我們會持續因為錯誤偏差的訊息,形成錯誤的結論,而持續讓自己的生活走向某種偏態,走向某種極端的偏執之中。

因為當你如何想自己的時候,你會依據自己的假設看事情、品味事情、感受事情、反應事情。而這只是開頭,都我們如何做出某個因,通常也會得到某種果,而就形成某種因果循環。這也就是當你覺得自己很糟的時候,你就會真的變得很糟的人,不是想法上,是在別人眼裡。

一起來挑戰那些你為自己下的結論

任何你下得結論或標籤,不論是對自己的,或是對別人的,都會透過循環而成真。提醒自己你可以把想法與自己的潛能分開,你可以對自己有很多意見,但你也必須留意自己是否可以用另外一種態度或指標來引導自己的行為。你可以挑戰自己如何思考的,挑戰自己是如何知覺世界與人生的,想想看你要如何修改自己的世界觀與人生觀,還有自我觀。

第一:提醒自己看看那些與自己想法,相反的資訊與證據。隨時隨地要求自己在下某個決定,腦海跳出某個直覺後,也同時尋找與這個相反的可能。

第二:利用做實驗的態度,去檢驗看看自己的想法。什麼是做實驗的態度呢?也就是你會把自己的想法當成預設,而非現實,然後想辦法在現實生活中去應證,你會仔細考量看看環境中的訊息,別人的狀態,自己的狀態,什麼是你沒有想過的。找到一個可以試驗的想法或行為,然後去嘗試看看這些會發生的結果。舉例來說,如果你覺得自己不夠好,那就做一些可能會帶來好處的事情,然後再回頭檢視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夠好。

你的想法就是你的想法,它不一定是現實,想法就像一台公車上的乘客,有許許多多的乘客,而你是公車司機,想想看你會一直讓乘客影響自己要開去哪裡嗎?還是作為司機,你有自己應該要做、應該要完成的使命呢?!

-----------

by pinsoul+ 

(photo:  Romain Veillon's work)

有魅力不僅僅是長得好看、穿得帥而已!

我有種經驗:讀了整頁的文字,卻發現自己不記得讀過了什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