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幫助自己減少腦海中的負面聲音!:我們都需要與自己建立更正面的關係。

有沒有這種時候,你坐在書桌前,回想自己應該要做的事情,你發現自己有十件事前在列表上,而且都還沒有完成,你心跳加速,開始緊張,然後腦海都是該怎麼辦的想法。這事後我們或許會開啟自我對話:

“到底怎麼了?”、“這星期該怎麼辦?”、“為什麼我這麼沒有效率?”、“我該怎麼把事情做好ㄚ”、“為什麼我那麼沒用?”、“我把事情安排成這樣,我真是白癡!”,諸如次類的。

負面的自我對話,就算我們狀態很好也會發生,但負面的自我對話。當你對自己講越多負面的東西,你就會越進入自己的黑暗處,而之後要再從深淵中爬出來就更困難。這也是為什麼幫助自己停止負面的自我對話。

開始我們要先退一步想一想。為什麼你會想要一直批評自己?講一些你可能都不敢跟別人說的話呢?是什麼讓你一直想要自我批評?下面有許多因素造成這樣的狀態。

研究認為,這些內容可能是你過去生活中的真實聲音(舉例來說,老師怎麼罵你,長官如何指責你,朋友對你的批評或是家人對你的批評),而我們只是進入自動導航的模式,然後卡住了。有時候我們在意的人說了一些傷人的話,這些話語都會對我們造成永久的傷疤,然後回頭獵殺我們自己。

其他時候,腦海裡負面的聲音,是我們對自己生活的反思。Martin Seligman認為這是我們個人的解釋風格,可能是好悲觀的,也可能是很樂觀的。當我們越悲觀,我們越會批評自己,當事情出錯,我們也會越把一件事情的出錯,當成是所有事情的出錯。而我們如何解釋事情,也受到很多事情的影響,例如我們整體的幸福感,或是我們過去的經驗。

而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是要如何讓自己轉向樂觀的解釋風格,停止不斷用負面的自我對話打擊自己呢?諷刺的是我們應該做的事回這些內心話,然後問自己一些問題。

第一,問問自己:

  • 我的想法是依據我理性的心智,或是情感的心智呢?
  • 我的想法是反映現實發生了什麼事情,真實地反應我是什麼樣的人,或是反應我真正做的事情嗎?
  • 所以有什麼樣的證據顯示,我想的跟真實的不一樣?

當我們開始理性地面對自己的處境時,我們會試著脫離情緒,避免受情緒干擾,我們開始會發現自己挫折的談話,並不代表自己的能力。

然後,幫助自己離開當下的情境:

  • 如果我的朋友跟自己說這些,我會如何跟他溝通讓他挑戰自己的負面自我對話?I
  • 我會如何告訴他,應該如何重新看待情境,用更正面的方式?

讓自己可以脫離當下情境,可以讓我們更有創造力,用不同的樣貌去看事情。

最後,我們需要用更寬廣的視野去看事情:

  • 最糟的事情會是什麼呢?有多少機會會發生呢?
  • 那什麼樣最好的事情可能會發生呢?
  • 過了五年後,這些事情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我們都可以挑戰自己負面的自我對話,用問題問問自己。當你開始發現自己的自我對話慢慢變正面後,你就可以慢慢少一點問自己這些問題。

最重要的是去記住不需要用負面自我對話去打擊自己的所作所為,唯一會讓事情更糟糕的事,我們進入負面的惡性循環!學著覺察這些,然後發現也承認這些。

然後,你就會發現學習跟自己像跟好朋友一樣的方式對話,我們都需要跟自己建立一種正向的關係,不是嗎?

———————

pinsoul + 編譯

(photo:  Felicia Simion,'s work)

參考資料: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he-path-passionate-happiness/201508/eight-questions-kill-the-negative-voice-inside-your-head

當你很不爽時,你會想在網路上大大發洩嗎?!

讓生活中“每個面對自己的小嘗試”都成為重要的一回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