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往承載著自身的處境,也許是自己的疼痛、不舒服或是其它不好的感覺。這一切也許是一時太多賬單要付錢而煩惱,也許是我們做的工作很多酬勞卻很少,也許是我們的婚姻好像缺乏愛,也許是我們愛的人事物似乎跟自己產生了一些糾結困難,也許是世界太多威脅,也許是我們的希望與夢想好像被遺棄了。
我們不會認異地認為自己的處境總是會影響個人的心理健康,我們當下的心理健康系統也很少會考量這些顯而易見的現實情況。我們總是把自己的健康區分成兩大部分:要不就是心理問題(或許這類的問題我們會期待用談話性的治療來處理),以及生理問題(我們總是期待用藥物來處理)。很少時候,我們會去回顧自己的處境,回顧這些生活狀況是如何影響著我們情緒上的困擾與難題的。
生活處境的困難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處境確實會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情緒是好是壞。大多數我們的生活處境都無法輕易地去改變,有時候許多生活中的現實,如果我們想改變甚至可能要花上我們五年以上的時間,而更多時候改變從來不會發生,而痛苦總是持續著。
這樣說起來,我們的生活處境確實影響很大,但好像又很難去調整,很顯然地我們會很容易地對生活就陷入挫折。我們通常都會儘可能地去調整自己的挫折,面對那些傷害我們的事情。但我們通常在管理調節自己的挫折上,不太有效率,反而讓這些無效的策略變成自己另外的生活困惱處境:我們不僅僅工作多酬勞少,我們也因此借酒消愁,搞上了酒癮的問題。
現在不面對,什麼時候才要面對
那要怎麼做才能幫助我們處理這類的問題呢?接下來,想像看看那些你覺得需要自己改變的事情,類似像你想要改變自己工作的狀況,如果你不花心思專注在這個問題上,或許你要花上五年才能改變這個處境。而我們面對這些生活處境,可以做到的小事,就是去承認這是一個挑戰,然後告訴自己“現在不面對,什麼時候才要面對”。所以我們選擇不要再拖了!
這種不是此時更待何時的概念,當然不會幫助你直接改變處境,但這可以幫助你提醒自己,這是你現在的核心議題,我們需要花心思面對。這樣的態度可以讓你稍微可以用抬頭挺胸的姿態,然後讓你準備好去創造改變的契機。這是其他可能的訊號:因為改變可能真的很快就會到來。用這樣的態度也能激發自己的大腦開始用問題解決的態度去面對問題,然後投入注意力。雖然這不是改變自己,但我們幫改變開了一扇門,準備迎接它。
面對改變,鼓勵自己,迎接勇氣!
當然改變總有風險,我們可能或因此想要放棄現在的工作,或是要把賬單好好處一番確實感覺很不好;或是我們想要換新的指導教授,但我們也搞不清楚換人會不會就更順了;而我們建議自己要去改變,這件事情甚至有可能就很有風險,因為我們有可能會在許多嘗試中失敗,而我們必須讓自己放入失望的狀態之中。所以當我們面對改變時的風險,勇氣是必須的。而不是次時更待何時是我們響亮的口後,是我們鼓勵自己往這個改變的方向邁進的號角。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一個簡單的練習:找出自己想要或需要改變的處境,然後對自己大聲說“現在不做,還要等什麼時候”。或許你可以多說幾次,讓這句話繚繞在腦海,不斷地鼓舞自己。如果說這些話,真的可以讓你起身改變,你可以恭喜自己!但如果你就算如此,還是猶豫改變,或是無法啟動的話,沒關係!讓這些話持續鼓勵你,對改變開扇大門,支持自己願意去轉變的心。讓自己知道現在不做,還要等什麼時候,是你現在內心的重要概念。
總結
目標:學習去減少發現改變需求,到真正著手去改變的時間。
關鍵原則: 也許有許多生活處境都需要我們去改變,來幫助自己增加心理健康,但改變自己的處境並不容易。好好支持自己去努力,做出必要的改變,告訴自己“現在不做,還要等什麼時候”。
關鍵策略:提醒自己需要去改變了,然後對自己說“現在不做,還要等什麼時候”,然後重複這個鼓勵,直到你踏出第一步。
———————
pinsoul + 編譯
(photo: Shirin Abedinirad's photo)
參考資料:Eric R. Maisel Ph.D. Rethinking Psycholog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