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以“愛”的名義,給別人一個“禮物”!:隨手親自給別人一點愛,會讓生活有所翻轉。

許多針對自己心理健康的挑戰,解決的方式,都需要很大規模的改變,可能是社會或全球層次的(例如貧富差距帶來的心理健康影響)。我們總需要某種程度的改變,但我們也需要對這些來自外在環境的影響保持尊敬,因為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控制的,舉例來說,社會上財富的分佈不均,或是錯誤複製的醫療體制制度等等。

但雖說如此,這不代表我們必然需要感覺自己在人生中是孤單的,我們或許在許多宏觀的層次,被那些有權力的精英傷害或威脅;但在我們自己每天生活的層次上,我們依然可以努力跟別人認識,連結。就算我們在社會中的某個角色,讓我們感到去個人化,彷彿行尸走肉,但我們依然能在私底下的生活,好好與人相處,依然感覺自己是一個人,一個與別人有所聯繫的人。

而上述的心態轉換,對我們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有時候我們常常在尋找,“大事情”發生,例如如何找到擺脫過去發現新的關係、改變自己的認知風格,或是找到人生的目的。但我們有時候也要關注一些“小事情”,但這些小事情可能會關乎你的心理健康。

所以什麼是小事情

曾經有個人寫信說到:“我有一個朋友,在當兵,他最近接受了肩膀手術;我決定要幫他做一個背袋(類似用米裝成的背袋,可以用來健身),我也在袋子上塗鴉,然後希望對方可以喜歡。我一手把這東西完成,也親手交到對方手上,回想看看這是我從學校畢業後,大概第一次動手幫人做東西吧!”,“我在開車去他家時,心理很焦慮,總想著他會不會討厭這東西。當我交到他手上時,他顯然很愛這個東西。雖然它是一位老兵,是個堅強的人,但他拿到這個東西時還是感動得哭了。每次我去看他時,都可以發現他在用這個東西。我這時候才發現,我可以完成一個重要的任務,而我的想法也真正地是有價值的;而我這些想法顯然可以再散播給更多人,而我也發現自己有能力去與別人連結在一起,透過我自己的創造力。”

你曾經會覺得一個隨手的小東西,別人可能用自己的愛心去完成的東西,對大多數人都沒啥意義嗎?我們常常會把許多東西都視為理所當然,很多東西我們都以為沒啥意義。但有時候我們花一點點時間,製作出的小東西,都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小小的“禮物”,常常為我們的生命帶來不一樣。當然這裡的禮物是實體的,但或許生活中有很多禮物,只是隨手一個幫忙,隨手一個口吻,隨手一個心態而已。

親手送一個“禮物”給別人,給別人一點小好處

或許我們花點心思與愛,去做一個東西,並不會幫我們療癒自己的痛苦。但如果我們都沒有投入過這類的活動,絕對會深化你自己的痲痹狀態。

+ 是否你從來沒有停下來,多花一些時間給你的客戶呢?只因為你覺得多花一分鐘,公司也不會給你什麼額外的好處?

+ 是否你從來沒有給自己那疏遠的老媽,關於自己的生活照呢?只因為你覺得你跟自己的親人實在很疏離,沒必要為她做些什麼讓她感到開心?

+ 是否你從來不敢讓別人看到你害怕的狀態,只因為你不想要被拒絕或是被誤會,被別人拿著自己的弱點來對抗你呢?

+ 是否你從來沒有散播一點愛給別人,只因為你覺得自己都沒有被人愛,你不覺得別人值得你付出什麼嗎?

給別人一個小“禮物”,絕對不是你自己面對的挑戰的最終答案。但放低自己的姿態,願意給別人一些好處,不僅可以釋放你自己的責任,讓你從自己固著的人格中解放,更可以為自己的生活打造一個公平的機會。但如果你覺得這一切沒有道理,你顯然你可能真的錯了。

試試看這件事情,今天你可以投入去做一些“過去你覺得不必要”的事情,採取一個願意傳達一點愛給別人的姿態。看看你的生活中的人如何反應。看看你是否做完後,自己的情緒會變好。不管你內心是不是對這樣的做法不以為然,竟管試試看,讓自己有機會不一樣一下。

總結:

今日目標:讓自己採取愛的姿態,讓生活用愛來領導。

今日關鍵原則:投入一件小,但充滿愛的態度,可以大大幫助我們自己的心理健康提升。

今日的關鍵策略:提供一個小,但充滿愛的“禮物”給別人,想想看自己渴望的,絕對也是別人渴望的。

———————

pinsoul + 編譯

(photo: Dhavebaj Anupabsthian's photo)

參考資料:Eric R. Maisel Ph.D. Rethinking Psychology Blog 

如何穿衣服也會影響到自己的認知歷程?!

讓自己灰心、喪志、失敗的行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