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個很容易動怒的人,如果你喜歡大吼、喜歡摔門,那你的問題可能不只是愛生氣而已。你內心那真正的情緒,真正傷害你的情緒可能不是生氣,而是一種羞愧感(覺得自己很糗、很丟臉、被人看輕了)。我們很多人的憤怒與生氣,其實只是羞愧的表象。
有時候羞愧在我們社會非常常見,我們覺得沒有面子、丟臉,我們會因此心生不滿,感到困惑。這樣的情緒我們不會主動擁有,常常是因為碰到了某些事情後才出現,我們因此感到緊張。羞愧也是一種痛苦的感受,是一種受辱,或是因為覺得很蠢很錯誤而發生的難受與不安。羞愧跟罪惡感的差別在於,我們是因為自己某些行為而對自己感到錯誤,而罪惡感常常發生在於我們做了某些錯誤的行為,而事後懊悔。所以羞愧多的是一種攤在大眾眼睛下來的難受,我們好像因此被人錯看了。
羞愧也常常與其他的情緒一起出現,有時候我們會感到愉快、悲傷、憤怒與恐懼,而在這同時也會覺得感到羞愧,特別是在生氣的時候,很多時候是因為感到丟臉,感到失面子所以才產生的。這些羞愧的來源跟我們的過去經驗很有關係,我們常常因為過去發生的一些囧事而懷恨在心,因此重複出現類似的場景,我們對於羞愧的感受就會特別強,當我們面對一些情境,我們覺得自己又要被別人批評了,又要被別人看清的時後,我們就會啟動自己的防衛心,而用憤怒與生氣做出適時的回應。我們會用生氣去來轉移自己內心的羞愧感,用生氣來發洩自己不舒服的丟臉。
如果你常發生這樣的經驗,常常因為羞愧而感到憤怒,常常用生氣掩蓋自己內心的沒面子,那你可以體驗看看去觀察它的感覺,去看看你深層的羞愧到底反應你在意的什麼東西。
有一些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體驗看看這種羞愧而生的憤怒,第一,當你心中起火時,請用有意識地覺察先去感受呼吸,然後提醒自己這是你可以觀察自己的機會,是你了解自己到底在意什麼,怕丟什麼臉的機會;第二,試著寬恕自己,有時候丟臉沒什麼大不了,只有你先饒過自己,你才不會糾結在羞愧與憤怒之間,體驗看看你是否可以寬恕自己的羞愧,然後採用新觀點去觀察自己的狀態;第三,嘗試把你內心的故事,透過觀察後講述出來,你要用紀錄的方式也好,或是跟好朋友分享也好,重點在於分享,不在於別人有沒有聽,有沒有用適當的方式聽,重點在於你有沒有花時間來述說自己羞愧的感覺,以及背後可能成為現況的過去與經驗。
當然如果你生活中比較多時間是有機會聽別人說,你應該感謝他分享經驗,然後用接納的態度好好聽他述說,沒有什麼該怎麼講述的標準,而是用自然的方式去接收這些經驗與故事。
體認到羞愧的感受,才能夠讓我們真正的處理憤怒的問題,而現在你或許知道可以了解的方式了!
-----------
by pinsoul+
(photo: Karine Laval's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