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中有一個很基本的抉擇,再普遍不過了,就是我們常常在考慮某件事情“需不需要自己努力”。有時候需要努力的考量很多,有可能是個人當下狀態的因素,例如現在好累、心情不好;但也有可能是比較外在層面的因素、做這件事情的收穫如何、會花自己多少時間、有沒有犧牲的感覺;除了這兩種因素影響外,還有比較抽象層面的因素,就是做這件事情到底有沒有意義、我努力後有人看見嗎?、我的努力有沒有違背什麼或又符合什麼呢?。
看起來考慮自己需不需要努力,好像很複雜,但事實上,當我們要抉擇時思考的不太多,稍作考量我們就會做出決定,但如果仔細端倪自己的決定,我們確實可以發現每次決定自己該不該在某些事情上”努力“似乎主要因素都不太一樣。
夠不夠努力,雖然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但本質上依然是我們多數人渴望達成的精神。而這樣的精神長的是什麼樣子呢?一個每天都在努力的人的生活又是看起來如何。如果要拍一部電影來描繪這樣的生活那又會是什麼樣的畫面?!
在過去幾個月的時間,我觀察到了一些“為每一天的生活努力”的人與風景,在生活中努力的精神,如果不在乎成就與否,許多人做的很徹底,但卻不一定有自覺。
- 在安康社區的小姐,跟我說到自己雖然受到躁鬱的影響,生活很困苦,為了讓小孩子與自己能夠稍微比較安穩,自己過去幾年的辦法就是,找許多在路邊舉牌的工作,或是批一些小食品到路邊賣,有時候自己的小孩也需要來幫忙,偶而還需要逃警察,自己幾乎沒有任何順遂的感覺,但就算如此,只要社區的活動需要幫忙自己也是會去幫忙,只因為這個社區是他讓自己安頓下來的地方;她覺得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或許不是那麼好,但最近他卻發現自己孩子,盡然在學校默默地拿到獎學金,她去學校受獎時,非常感動,自己想到原來心中那個自己掌握不了的小朋友,其實默默地也很努力把學業顧好。
- 來到鶯歌的鳳凰居,看到鳳凰居的工作夥伴,他們每天需要做的就是幫因為藥物(海洛因或安非他命)坐牢出獄的女性,在這個中途之家慢慢站起來回到社會常軌之中。但要回歸社會並不容易,需要很長時間的課程與輔導,以及抵擋過往生活誘惑的動機,當然還有強而有力的團隊作為後盾。但事實上,鳳凰居是個每天需要尋找資金的單位,不僅是要尋找政府的補助,更必須去迎合政府與社會的那種想要“創新”的渴望,讓自己變成一個號稱為“社會企業”的組織。所以鳳凰居的夥伴賣起來泡菜,嘗試在臉書上推播,讓泡菜成為鳳凰居的商品,看是不是有朝一日,自己真的可以成為一個不再需要政府補助,能夠自給自足的單位。
- 在泓安醫院(淡水的精神科醫院),住在裡面的人,都是很長時間受到思覺失調(過去稱為精神分裂,描述因受到幻覺與妄想干擾生活的人)影響的人,許多人都在醫院裡住了長達十年以上,甚至有人長達了三十年;一般人或許很難想像,在一個地方住了超過十幾年未曾離開的狀態,但住在裡面的人,每天的生活千遍一律,又該如何自處呢。泓安醫院裡面的許多人,每天都嚮往著某一件事情,就是能不能有人帶他們出去玩,但醫院有自己的規定,而且很怕出去玩人會跑掉,所以出去玩的條件是“必須適度地穩定”,能夠聽從帶領的人的指導,也因為這樣,在裡面工作的人會要求居住在裡面的人許多行為舉止,即便住民有許多心情起伏,他們都知道只要努力讓自己表現穩定,或許就能夠出去走走,能夠得到一些好處,能夠有朝一日離開泓安醫院。
- 在大學的時候大家又都在想什麼呢? 是每天有無數好玩的事情在等待自己,想要毫無顧忌地玩樂一番呢,還是總覺得自己羨慕著朝朝暮暮殷勤工作的人,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早日脫離學校呢?,還是自己心中抱住了某個夢想,希望自己離開學校時,同時也踏上了逐夢的旅程了呢?但是不是覺得一切都來得好慢,心中總是有一股著急感,總是問著自己還要等多久,但又總是想要鼓勵一下自己,“快來了快來了!”。而學生時期的可貴就是我們被認為還在學習,當自己不再被稱為學生時,環繞四周的人就不再能為自己找到理由放慢腳步等待了,所以過去那股心中的著急感,反而轉換成了諷刺自己的一種過往心態。但我們好像也不會因此自暴自棄,而是想辦法找到可以讓自己穩定適應的方式。
四段小小的筆記,乍看之下毫無關聯性,也因為文字很難描述某一種場景,那種場景是,我們每天都很努力,又同時很不努力,因為就如同最初提到的一樣,當我決定自己要不要努力時,許多因素牽涉在一起,有時候很累,就想要偷懶,有時候沒有人支持,就會覺得灰心,我們就會在努力這件事情上起起伏伏,但最終我們還是看到堅持下去的結果,這代表著什麼呢?
這或許代表著我們的努力要在每一天出現,根本的狀態是我們每一天都為自己努力找到持續下去努力奮鬥的理由。而這樣的理由我們都會自然地從務實的一面,積極地從自己面對到的處境中尋找出相符的方式,讓我們自己克服心中的障礙與身體上的疲憊,從不努力的面貌中,回神到持續努力的心境之中。
或許我們都可以觀察看看身邊的人是如何做的,當這些人可以清楚地告訴你,他們每天努力下去的理由時,代表著他們努力地想要自己在生活中繼續奮鬥努力下去。所以我們要如何說服自己在每一天中都努力呢?搞清楚自己努力的目的很重要,持續努力地知道自己努力的目的也很重要。所以如果要說”為每一天的生活努力“到底長什麼樣子,或許長得就像我們每天努力地讓自己保持努力吧!
—————————
by 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photo: Vava Ribeiro’s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