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如何判別自己是不是一個成熟的人?!...

佛洛伊德不一定講得事情都對,但他一定很清楚自己的防衛機轉是什麼(防衛機轉是一種我們潛意識自然發生的防禦功能,我們無意識地透過一些語言或行為的轉變來讓自己內在的衝突下降)。他相信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防衛機轉去保護自己,因為我們內心有許多的性與攻擊性的驅力影響著我們。然而,許多學者相信,我們的防衛機轉依然有許多其他的適應性目的。所以對我們來說,防衛機轉可以幫助我們檢視自己的焦慮、挫折、低自尊的感受、儘管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失落的經驗不斷發生。

有一個研究團隊特別針對這樣的議題去探索,希望了解我們人類為什麼會有一種傾向去隱藏有關於自己的事實。哈佛大學的精神科醫師 George Vaillant發現,我們為了維護成年時期的心理健康,常常使用防衛機轉,是一種成熟的防衛機轉。他對於防衛機轉的分類,成為美國精神科學會對於人格疾患分類的準則。這些防衛機轉從外顯的表現,例如常出現在人格違常的人身上的,戲劇化表現,或是外向攻擊行為(acting out),到比較先縮內化的表現都有(例如一些思考上的偏執)。

在近期的研究中,研究團隊發現有些防衛機轉可以幫助我們維持自己的生理狀態。 Johanna Malone博士分析相關資料發現,一群使用不同防衛機轉的人,他們在健康上的長期表現,可以發現如果個人的防衛機轉比較成熟的話,會獲得比較多的社會支持,同時也有比較長的生命。這個研究發現,防衛機轉可以預測個人的健康,其中通過的機制是提升個人的社會支持狀態。

我們可以了解到,當到了中年,能夠維持良好的情緒狀態,讓自己身邊的人願意跟自己相處很重要。當你從別人那邊獲得支持時,相反的,也可以幫助你維持健康,不論是心理上或生理上,進而延續自己的生命。(我們有了朋友,可以有對象傾訴,也比較有動機多運動吃得好,多外出,擁抱健康的生活)

研究已經證明雍有健康的防衛機轉很重要了,但關鍵在於我們要如何管理或發展自己比較具適應性的內心機制呢?回答這樣的問題,必須回到  Vaillant 博士的理論框架中,去看看他所談到的防衛機轉有哪些,而從這些內容中去檢視看看自己平常那些沒有注意的行為,進一步再去修正。

下面的列表的評分方式是這樣的,你可以用1-5分來算,然後客觀地看看你在每一項的分數是多少,然後在每個區塊的分數又是多少,彼此間的比重如何,回頭檢視你自己的防衛機轉是處在成熟害是不成熟的狀態下。(或許你也可以用這樣的內容來判斷一個人所謂的成熟與否)

成熟的防衛:

昇華Sublimation: 當你感到焦慮時,你會做一些有建設性的事情,例如煮飯或是創作等等。

壓抑Suppression: 如果你因為某件事情或人感到困擾,你會避免談自己的感覺,減少講這些感覺可能會帶來完成目標的干擾。

期望Anticipation: 當你面對很有挑戰的情境時,你會試著先規劃,避免自己不知所措。

利他Altruism: 你會透過幫助別人來獲得快樂,如果無法幫助別人你也會感到難過。

幽默Humor: 你會試著看到事情有趣的一面,即便這件事情可能很有壓力,或是會讓自己不舒服。

中階的防衛:

轉移Displacement: 避免自己對某個人展現憤怒,讓自己身陷麻煩,你把憤怒的感覺轉移到自己比較可以發洩的對象。

抑制Repression: 你有時候無法記住那些發生在過去,不愉快的經驗。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你不會展現自己真實的感受,而是會展現相反的行為。(類似自己其實沒有很自信,但卻想要展現的很外向來表現這樣的形象。)

不成熟的防衛:

投射Projection: 你會覺得別人總是對自己很壞或是對自己很負面。

被動攻擊Passive aggression: 當別人影響你時,例如自己的伴侶,你會透過一些間接的手段,去影響別人,讓對方不高興。

發洩Acting out: 當你惱怒時,你會爆發,然後做一些衝動的事情,例如去狂買東西。

否認Denial: 你會持續地被別人告知,自己其實看不見自己處境的真實狀況。

你可以用上面的內容去判斷一下你自己的心智防衛機轉處在什麼地方,是成熟還是比較不成熟,當然這個內容的目的不是讓我們去質疑別人,這裡或許用來提醒自己是最好的用途。

我們生活的滿足需要不只是心智上的健康,生理上的健康也很重要,如果你希望維持自己的社會支持,也就是維持健康最重要的概念,我們就需要面對並且調和自己的防衛機轉,讓自己能夠成為別人可以愛與支持的對象。

參考文獻

Malone, J. C., Cohen, S., Liu, S. R., Vaillant, G. E., & Waldinger, R. J. (2013). Adaptive midlife defense mechanisms and late-life health.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5(2), 85-89. doi:10.1016/j.paid.2013.01.025

------

pinsoul + 編譯

(photo: Valerie Hammond,'s work)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alking-apes/201603/care-and-feeding-your-narcissist?collection=1086885

為什麼女孩子比較容易感受到“痛”呢?

如何養育出一個自戀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