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今年,讓我們一起對批評 “免疫” !:了解愛批評的人背後的動機,在逆風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推力。

American photographer Jessica Hines's work

American photographer Jessica Hines's work

上一篇“為什麼總是要批評我?!: 30個 ⎡最常見的⎦ 別人批評我們的理由!” 條列出了許多批評者批評我們可能的原因,有些是導因於批評者自己的問題或觀點,但也有些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另外也有可能是對方再跟你相處上技巧比較差。當我們生活中的同伴或是伴侶批評我們時,我們總是那些有那微微的不舒服,我們會感到受傷、被拒絕了、好像自己不是很重要等等。但如果我們能夠在 急著反擊對方前,試著理解一下對方批評我們所持的想法,我們就可以調整自己的反應,然後用最有利彼此的方式營造一個 “雖然被批評,但對自己還是好的” 氛圍,而不會只是一頭霧水地被數落了一頓。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問題,在你要回應別人之前,你可以先問問自己,讓自己以一種用心,而且有策略的方式回應自己招致的批評:

  1. 這個批評你的人是真誠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嗎?
  2. 這些批評,在哪一部分是合理的?是那一部份導因於你自己?
  3. 對方是不是試著想要幫忙呢?
  4. 這些批評是公開的,還是私底下的?如果是公開的,為什麼他要選擇這個場域來表達?
  5. 這個批評你的人是想要跟你競爭地位、職務位置,還是都有呢?
  6. 對方是不是有想要傷害你的心呢?你可以注意看看對方的肢體語言、語調等等。.
  7. 誰可能是對方想要表達的聽眾?是你自己還是其他特定的人?
  8. 這個批評你的人是真的想要解決問題,或真的想要讓彼此可以相互了解嗎?
  9. 對方願意聽你說嗎,或是聽你的想法嗎?
  10. 對方可以脫離自己的立場,想辦法達成彼此的妥協或和解嗎?
  11. 這些批評是否只是不同的意見而已,還是針對你個人的?
  12. 批評的人是不是只是想要發洩而已,還是他們想要你去調整一些東西?
  13. 對方在看待你這個人上是否是正確的?還是他們把自己內心的問題,投射到你身上,把自己的問題或是想法,當成你也會有的問題跟想法?
  14. 對方是不是只關心自己的想法?他們是會尊重你有不同想法意見的人嗎?或是尊重你可以有獨立選擇的人嗎?

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在自己心中釐清對方批評我們的動機,也能讓你看到值得我們調整的批評,也能從那些毫無道理的批評中釋懷。

如何回應這些批評!

在上面這些問題,你在心中所找出的答案,將決定你怎麼回應對方。

如果對方是一個看起來很自戀、骯髒的好鬥份子、或是愛灞陵的人,你會想要去為自己設立一些限制或是界限在有關那些對方如何講你的事情上,讓對方了解批評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在公開的場合中,例如會議中、你會想要為自己的表現辯護,講述自己工作與決策所帶來的價值,並且糾正澄清那些可能的誤解。重申自己良好真誠的動機或意圖,並且強調自己可以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負責,在大多數情境下都是好的策略。

如果那些抱怨的人,是你的夥伴、小孩、朋友、或是家庭成員,你應該讓他們知道你關心對方,而且真誠地想要了解他們所在意的事情以及觀點,即便你時常不是那麼同意他們。

而在一些情境中,你或許會想要遷就對方的批評背後那些潛在的需求,你可以告訴對方你尊重他們的意見,或是理解他們想要表達的努力。

但有些時候,你或許也會想要強調自己有不同想法意見的獨立性與權力,“讓我們同意雙方保留各自的意見吧!”。

而對於那些難纏的小朋友或青少年,最好的策略就是承認對方的感受與需求都是很重要且合理的,但他們需要用更尊重別人的方式傳達這些需求。讓對方知道批評是有限度的,並且找到妥協折中的辦法,讓對方知道還有什麼樣的選擇可以做。 

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看看,可以讓我們更有耐心,更有同理心。如果這些批評你的內容是合理的,你或許需要修正自己的行為舉止。

我們常常會碰到的陷阱,以及如何避免!

在處理這些對我們的批評上,你的目標應該是下面所講述的重點之一:

  • 想要獲得雙方都可以相互接受的解決方式;
  • 有尊嚴地為批評設立一些限度、也為自己辯護,如果合適的話;
  • 去澄清糾正那些對自己的誤解、扭曲;
  • 為了更了解為什麼對方會對自己不高興,或是不贊同自己。

不過,很不幸的是,因為批評常常會讓我們當下就促發“戰-逃-凍結“的演化生存反應,你第一時間的應對方式常常都會充滿了盲點;有時候你會跑掉,逃避這些衝突;有時候你會急著想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然後不想聽對方說清楚;或是你甚至試著用力地反擊,批評回去。而這些反應都不是那麼有效,有些方式常常讓那些批評你的人更生氣,或是讓我們完全無法讓自己辯護,好像我們默認了批評。

所以當我們面對批評時,給自己一段有意識用心的時刻,或是深呼吸兩口氣,注意一下自己心理此時此刻的感覺與心情是什麼,而對方有是如何在非口語的行為上與你溝通的,重新聚焦在你想要當下的情境如何發展上(上面四個重點)。如果你想要稍微延宕一下當下的氣氛,儘管使用這個小技巧,例如你可以直接反應對方用“你想要說的是.......嗎?“ 來讓對方再重新講清楚他們的批評,或是告訴對方你需要一兩分鐘的時間,去好好想想看他們所講的,然後再回應他們的批評。

最後重點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批評,但是批評顯然是我們生活經驗中的一部份(光是在電視上就充斥著相互的批評了)。雖然有時候,批評只是一種權力遊戲伎倆,或是對方自己問題的投射(把自己的問題,預設成你也會有這樣的問題),但有時候批評也是很有價值的,因為這些批評的訊息可以讓我們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裡是什麼樣子的。

“批評” 可以讓我們對辦公室的文化或政治氛圍更留心一點,讓我們更留心一些相處上或是互動上的模式;“批評”也可以讓我們更注意到另一半的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在面對批評上,我們需要試著找到 ”為別人的議題負太多責任“,與”太過於防衛自己“ 之間的平衡點。記得用仁慈地態度去面對這些讓自己“漏氣”的經驗,運用自己智慧的心智,而非自動化的心智,讓自己持續往前挺進。

------------------------

我們都可以讓“批評”變成推力,因為“批評”讓我們更認識對方、更認識環境、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現在的狀態,把它當作是對你當下此時此刻的重要回饋吧!

———————————

pinsoul + 編譯

參考資料來源>>>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he-mindful-self-express/201408/the-30-most-common-reasons-people-might-criticize-you

此時此刻,什麼樣的小改變可以帶給我們生活最大的不同呢?:在惡性循環中找到小轉變的契機。

為什麼總是要批評我?!: 30個 ⎡最常見的⎦ 別人批評我們的理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