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在心中喚起生活中的印象旋律:原來⎡聆聽⎦這樣的音樂可以撫平生活中的傷口、重新體驗......

Margaret Durow photographer's work

Margaret Durow photographer's work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旋律呢? 這個問題看起來有點抽象,但如果你的生活有時候很焦慮不安、有時候憤慨不平、有時候自在放鬆、又有的時候抑鬱低沈,現在閉上眼睛想想看自己生活的旋律,應該比較好想像了吧! 在心理學上,透過想像的方式來幫助我們把自己生活中的情感與心境變化整理起來,有時候是一件對我們轉換想法或改善心情特別有用的事情,這就好像你自己站在一個比較高的平台上,回頭看看之前自己走到這個平台所經過蜿蜿蜒蜒的路一樣,你會體會到,噢!原來這是我之前的生活樣貌啊!

但有時候只靠自己去想像,或是有一個諮詢的對象協助引導你去想像,並不容易讓自己進入一種可以體會的狀態。這時候我們可以借助音樂的聆聽,來讓我們自己更容易進入狀況。這樣的原理,跟音樂治療中聆聽音樂的過程是一樣的。

聆聽音樂是一種自我的音樂治療

音樂治療想必許多人都曾聽過,過去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焦慮、憂鬱、煩躁、易怒等困擾,甚至長期累積一些身心疾病時,音樂治療是一種緩和又可以帶給我們正向支持的方案。通常音樂治療不僅僅是聽音樂而已,也會利用樂器的使用彼此互動,來作為我抒發表達我們心情狀態的工具,再透過互動討論的過程,來幫助我們自己將音樂經驗與生活經驗作一整合與連結,不論運用在舒緩我們因疾病帶來的困苦煩惱,或是協助我們消除壓力、達到個人成長與探索上都俱有一定的成效。

例如波尼博士所研發的引導想像與音樂方法( Bonny Method of Guided Imagery and Music, GIM),就是一種利用聆聽發展音樂經驗來達到上述效果的方案。用想像的方式來聆聽音樂,可以喚醒我們的回憶並且利用想像維持我們的情感與心境, 體驗用不同的方式來回頭關照自己。通常音樂的結構可以幫助我們創造出不同的經驗,我們透過主動去聆聽音樂,順著音樂的變化,達到放鬆、在腦海中形成視覺影像、並且轉換我們的內在狀態,同時在自己的意識中創造連貫共同的經驗。這些經驗都可以形成某種影像,影像可能包含,自己的心理狀態、身體感受、情緒、想法與記憶等等 。而我們的經驗也可以分為幾種層次,例如身體動作感覺的層次(當下身體的變化與律動)、知覺情感的層次(感受到的情緒與感受的變化)、以及認知符號的層次(腦海中浮現的想法與詮釋)等。而這樣的聆聽音樂的方法事實上也可以透過自我的引導,來讓自己在聽音樂表演時體會到更多有趣的風貌,並與自己的生活產生更多的連結。

幫自己尋找一種生活的旋律

既然聽音樂可以帶給我們許多心理層面的好處,那我們應該選什麼樣的音樂呢?當然這個問題跟個人喜好有關,但一般而言古典音樂或是比較純粹的音樂是比較好的選擇,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古典音樂的曲目特色豐富,多數音樂為純粹的旋律,容易讓我們不僅僅是聽而已,在閉上眼睛想像時,更容易進入當下的氛圍中;第二是這類型的音樂比較連貫,更能讓我們體驗到生活中連續變化,而這也比較符合我們生活經驗也比較好想像。

舉例來說,在古典音樂中,印象派的音樂就很適合我們來試試看這種想像的練習(印象派多了一些非尋常的音色,帶有一些如同循常生活中獨自一人的氛圍),你可以在youtube中輕易地找到德布西(Debussy,  印象派風格)的作品,例如版畫(Estampes)這類的作品,你可以找一個平靜的睡前時間,然後花一點時間,播放版畫中的第一曲「塔」,找到一個放鬆的姿勢,然後閉上眼睛先聽一小段時間,然後在腦海中想像看看你體會到什麼樣的影像(就像一段自然在腦海中發展的影片一樣),或這段音樂跟你過去那段的記憶恰恰地融合。當然如果你剛開始覺得很難,或許你可以多練習幾次,任何浮現腦海的影像變化都是沒問題的,也沒有對錯的差異。(就像下面這首德布西的曲子)

(印象派風格的演奏家- 格朗戎Jérôme Granjon在2/4 也到台灣進行音樂演奏會,或許可以一起到現場體驗看看德布西樂曲的感覺, https://passer.cc/event/5474503d9900a2176eba2c40 )

體驗現場聆聽帶來的風味

有時候我們也會選擇到現場聆聽某種音樂,來體會某種更清楚地體會某種意象。如果是看電影的話,我們可以聽到電影配樂與影像間的搭配,你可能因音樂的旋律更讓你能感同身受當下的氣氛(最近的電影“鳥人”就是滿不錯的例子)。所以音樂帶來的氛圍不僅僅是意象上的、更是情感上的,你的情緒將隨之被帶動,但不是很激烈的,讓你可以體會某種情緒變化但不至於讓自己不安。但電影與音樂的結合,所帶來的感受是我們被動去接收的,而搭配的方式都是預設好的。因此如果實際去體驗音樂表演會(演奏會通常坐著,比較能讓我們放鬆)中的氛圍,除了欣賞音樂本身以外,更能夠透過現場的聆聽,同時體驗音樂帶給自己的自由想像,自然立體的情感鋪成與變化。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滿壓力,感到片片斷斷支離破碎的感覺,或許你可以在最近的一兩周嘗試看看去聽一場音樂演奏會,利用音樂會中音樂情境的鋪成來幫自己在內心中體驗一種連貫的情感與視覺想像,幫助自己的生活在內在與外在得到更多豐富的樣貌與體驗。

這裡提供一點現場聆聽音樂的小指南:

1. 在腦海中想像自己在音樂廳中的哪個位置,然後體會一下自己坐在許多人之間的感覺。

2. 在演奏開始之前先閉上眼睛,體會一下現場只有音樂所帶給你腦海中的變化。

3. 可以順著音樂,在腦海中想像看看豐富的影像,讓影像順著音樂自然的發展。

4. 在想像之中,也體驗一下自己當下的情感變化。

5. 如果累了,觀看一下表演者的肢體詮釋風格,與音樂氛圍的變化,體驗這之間的關聯。

6. 在中場休息時,拿出節目表,認識一下每首曲子與演奏家的背景。用他們的過去來體會看看之前聽到的這段音樂。

7. 最後,結束後找個朋友分享看看這段音樂會的感覺與心得,有沒有跟自己情感經驗相遇的感覺。

如果說聽演唱會是一種歡樂激烈的情感宣泄,聽聽音樂會或音樂獨奏會則是一種清淡療癒的心情抒發。如果生活很厭煩的話,過去又沒有嘗試過聽聽音樂演奏會的話,你或許可以試試看這種不一樣的氣氛。

_____

by pinsoul + 臨床心理師 麥志綱

參考資料

https://normt.uib.no/index.php/voices/article/view/356/430

https://normt.uib.no/index.php/voices/article/view/677/566

https://normt.uib.no/index.php/voices/article/view/97/74

http://www.world-lecture-project.org/lecture/?id=5470c0a0cde5a

http://www.gim-trainings.com/about.html

http://mypaper.pchome.com.tw/binjen/post/1323126881

Holistic Nursing: A Handbook for Practice, by Barbara Montgomery Dossey,Lynn Keegan

如果我們只有五分鐘不到、該怎麼讓自己舒壓?:10個小技巧幫我們沒時間也能反轉壓力。

是我們“說出口”的代表自己,還是我們所“做”的代表自己!:你曾經因為自己或別人的言行不一感到困擾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