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er Julien Douvier's work
生活中我們總是希望那種穩穩定定,不斷持續的生活,因為我們可以平靜安穩的度過日子。但事情總是沒有那麼好,那些預料之外的事情總是會找上我們,而那些不在我們自己預期之中的事情總是帶給我們不舒服的感覺;在這個變動這麼快的世界之中,可能越來越多的事情會出乎我們意料,不確定的感覺也會越來越強,不確定帶給我們不安不舒服的感覺也可能會常常出現在我們心中。所以你/妳知道要如何為我們自己打造一個面對不適的心境嗎? 才能讓我們與這樣不斷變動的環境共存呢? 而我們又怎麼從自己的不順與苦難之中看見機會呢?這是不是很值得我們想想呢!
---------------------
by Tim Leberecht
在我們的當代世界中,不舒服總是被看成一種很恐怖的事情,就算不恐怖,也是我們想要閃躲的事情。太多阻擾我們幸福的事物帶給我們痛苦,我們總是覺得,任何阻礙我們帶給自己好感覺的事情,一定是壞的。當然對於我們的職業生涯,這更是沒錯,成功帶給我們好的感覺,而非不適的感覺!然而,上述的觀點是來自觀察者的視野,不過,這樣的想法卻也讓我們無法看見那些預料之外的機會。
“來自世界的苦難”
綜觀歷史上的藝術家總是曾經承受著苦難,而本能地透過探索這些人類的黑暗處境來打造自己的創作。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痛苦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真實狀況,總是用某些形態在某些時間點出現。痛苦也是我們彼此間可以獲得聯繫的管道(因為每個人都機會會有痛苦的機會),而痛苦也讓我們能夠關注到當下;對於藝術家而言,消除或否認痛苦反而阻擋了創作的靈感,而這些痛苦是幫助他們探索與表現的來源。事實上,德國人把抑鬱(melancholia),稱為“Weltschmerz”,也就是來自世界的苦難的意思。像拜倫這樣的大作家,也用這個詞彙去描繪當他們面對生命中不斷變動的旅程時,心理的痛苦。這樣的苦難不必一定要去回避,而是需要被我們理解、探究、或受用。
如果苦難發生在電影裡面,我們喜歡見證那些超級英雄所面臨到的現實。如果是總是高興快樂的人,有時是無法適當地體會那總想要拯救世界的宿命所帶來的悲痛。而我們就算喜歡看,卻並不希望我們自己也感受到任何這種極端的痛苦。如果可以刺激我們自己有更深刻地體悟與洞察,我們也不介意從安全舒適的沙發上,去看見螢幕上的別人面臨這樣的苦難。當痛苦可以從一段距離外去觀看時,我們也比較容易去辨別出這段掙扎奮鬥的價值。也就是這些苦難所帶給我們的價值。(有時候電影中的英雄人物,沒有內心的掙扎與痛苦,你是不是就覺得他的付出不夠深刻呢!?)
所以我們應該認為不舒服的感受對我們是好的。或是換句話說,這種感覺告訴我們有些事情需要我們多考慮一下。而不舒服迫使我們延伸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方式去看待自己的處境。因為我們常常沈溺在安全與保護之中,我們會想盡辦法創造屬於自己的舒適圈,也幫自己所愛的人打造舒適,不論是自己開的車、住的房子、工作的地方我們都希望追求舒適的感受。但透過我們抗拒不舒服的感覺,我們卻否認了屬於自己的重要機會: 也就是有機會脫離總活在自己預期的觀點之中,讓自己獲得更精明透徹的觀察,而這些是以前不可能有的。不舒服讓我們獲得一雙嶄新的眼睛。
擁抱模糊 — 與生命中的摩擦
任何創造力的想法,與創新的解決方案,能夠指引我們生活中的方向,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或工作中那些不同於常態的困難與問題。工作中的和諧對於迸生我們的生產力是一件好事,但和諧是幫助我們追求自身的穩定,卻可能會盲目我們的方向,使我們只用一種觀點,一種思維走往單一的方向,最後可能遮蔽了我們自己的可能性。
具有創意的思考者並不害怕那些不舒服的感受,因為不舒服可以帶給他們更多的觀點,可以為我們開一扇門通往那些我們從未嘗試的事情,甚至是從未思考過的事情。而這樣也增加了我們可以問題解決的範圍。
一些簡單的方式去創造工作中不舒服但卻正向的時刻,包括:交換座位、轉變工作職位等等;邀請那些你從來沒有一起吃午餐的人一起用餐;在開會的時候主動發言。這些重點在於:經常性地,去探索新的方式、或是新的思考方式。這可以幫助我們常態化自己不舒服的感受,讓我們不可避免地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一下。
當我們不會很自然地,想要快速地逃離不舒服的情境時,不會把不舒服看成是一種很壞的事情時,我們才能把不舒服看作是一種潛在地機會,這些不舒服的經驗是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除非不舒服是長時間地不斷持續下去,你會發現,現實是:不舒服的經驗來來去去。就像我們的海浪永遠不會停止,一波來了又一波;我們可以像那些衝浪者一樣,看見這些源源不絕地浪頭一時的美麗,並且把握這些機會。
——————
⎡不舒服⎦,代表我們的觀念、想法、作為與現實產生了某種程度的衝突,也觸發我們自己想要調試與自我修正的本能。這時我們會想辦法換的觀念、想法、或是作為,讓自己能夠承載這段⎡不舒服⎦的經驗。
———————
pinsoul + 編譯
資料來源>>>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he-romance-work/201412/why-riding-the-wave-discomfort-is-good-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