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幫自己的好朋友買了個小禮物,你覺得這個舉動會對自己的健康帶來好處嗎?
這幾年,心理學研究者花了一些心思討論,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或是用別的方式奉獻出去,例如做志工,是否可以增加我們的幸福感,或快樂。但很少研究討論,這樣做除了對我們的心理帶來好處,但是否也會對我們的生理帶來好處呢?
在最新發表在健康心理學期刊的研究,談到我們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是會改變我們的心血管問題的,我們會因此降低了血壓。
研究者進行了兩組研究,第一組人被教育把一定比例的錢花在別人身上,而部分人則是花在自己身上,然後追蹤兩年內的血壓變化,發現花在別人身上的人血壓比較低。而第二組研究,則是分兩組人,一組花在自己身上,一組花在別人身上,而隨即測量他們的血壓狀態,可以發現把錢花在別人身上,的血壓降低效果,好比使用藥物或是進行運動的人
所以給予別人好處(錢或其它有價值的東西),從這樣的研究結果,對我們的生活可以有什麼影響?
- 給親近的人一些好處,看起來是更有效果的。研究者認為上述的效果可能還有關係親近與否的影響。所以當你如果希望透過施予別人而得到健康的好處,或許你需要把家庭、好朋友放在名單的最上面。
- 別給那些你根本沒有的。就算施予別人會有好處,但你也需要考量現實狀況。研究也發現,當你幫助別人超過自己的能耐,反而會有對健康帶來不好的影響。
- 注意送人禮物時自己可能會花的錢。在早期消費者研究期刊的論文提到,禮物可能會是我們預算超標的來源,因為我們通常會覺得禮物應該買貴一點,超過我們能花的。而我們一年之中可能會準備禮物的日子很多,有生日、節日或是那些要與重要的人見面的日子。而在禮物上過度花費,不僅僅是指過度花費了某個物品而已,研究者也發現這些花費往往超過我們預期。所以把資源花在別人身上,並不代表我們就是要送禮物。你應該注意看看自己是不是把錢花太多在禮物上,而導致許多花費缺乏意義。
- 當你想要施予別人時,你應該是感到很自在的。你或許要考量自己的預算,評估自己能花的。我們要花資源在別人身上,也要讓我們自己感覺良好的花,別因為這些花費或付出而感到內疚。在你想要把東西給出去錢,或許你需要計畫一下。評估你的慷慨可以到哪裡。
所以這研究的重點是,當我們希望為自己的健康著想,我們不只是要把自己的生活調整好,以時候適時地滿足自己內心想要助人與施予別人的需求其實也不錯。當然施與受本來就是一種平衡的過程,適當的施予,我們不僅不會一直覺得自己很自私,也至少會從身邊的人獲得良好的回饋,其中包含更友善的互動,快樂的笑容,以及適時的甜言蜜語。
參考文獻:
Whillans, Ashley V.; Dunn, Elizabeth W.; Sandstrom, Gillian M.; Dickerson, Sally S.; Madden, Kenneth M. (2016). Is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Good for Your Heart?. Health Psychology 2016 Feb 11. [Epub ahead of print]
-----
pinsoul + 編譯
(photo: Fabien Fourcaud's work)
參考資料來源:http://www.today.com/money/can-spending-money-others-be-good-your-health-t82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