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你知道要如何有效的聽別人說話嗎?: 不只是花時間聽別人說話而已,也需要放在心上想一下!

好的傾聽不代表只是多聽而已。或許你的耳朵有很多時間給別人,但如果你用封閉的心態面對一切,就算花再多時間聽別人說話,也是枉然了!

傾聽不僅僅是多而已,不僅僅是多花時間、多給機會而已,也是需要更有效率、更經濟的方式互動。對於我們來說練習有效地傾聽,才能從“聽”的過程獲得收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或是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例如關係的修補、多瞭解別人等)。

下面是10個小技巧,我們可以練習如何有效的傾聽。

  1. 擁抱傾聽經濟學:“聽”事實上是一個資源分配的議題,你的注意力只能有限的分配,但這個世界的刺激卻是接近無限的,隨處都是我們要注意的事情。所以我們要試著放棄什麼事情都想要聽,然後找出一些聽的優先順序。有些人我們很信任,有些則不,在聽的過程有些人我們容易接受對方的內容,有些人我們總是質疑,有些我們甚至只認為是閒話家常而已,也沒有什麼聽不聽的問題。不需要假裝自己好像什麼都可以接受。
     
  2. 多關注能讓自己能夠努力的內容:你如果常常在問自己,什麼話該聽?線索之一就是多關注那些能幫助你更有效努力的內容。你需要聽聽那些鼓勵自己的訊息,那些覺得你已經通往正確的道路,能有效往前的訊息;但你也需要聽聽那些讓你有些洩氣的訊息,那些讓你懷疑自己是不是選對了路,是不是應該調整方向的訊息,這些同樣能夠更加讓自己努力往前。
     
  3. 別把耳朵都只想塞滿甜言蜜語:我們的耳朵總喜歡聽一些甜言蜜語,而排斥那些酸苦的訊息。我們應該培養自己有更寬廣的耳朵,然後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篩選出有營養的訊息,而什麼又是浪費我們時間的訊息。只要你可以相信自己,你就能先聽然後再有所選擇,培養自己成為一個能夠思考的人,利用自己的頭腦,然後學習區分什麼是重要的,什麼又不是。
     
  4. 別很快地否決傳達訊息的人:有些人只要碰到會讓自己心情不好的人,他們馬上就覺得不值得去聽了,但事實是,你無法只透過一個人的聲調、用語來真實地評判對方。想想看你要如何對對方說:“你的用字遣詞不對,我沒有必要聽你說什麼了”,想想看這樣的想法是否能幫助自己傾聽。有時候我們也會因為對方不是我們的朋友就不太想聽對方說話,而我們也應該避免去假設如果不是朋友,就沒什麼好聽的。
     
  5. 別因為對方的威脅態度,而就讓步:有些人總會因為你沒以好好聽他說話,就羞辱你,因為總是有人會希望你一定要聽對方的智慧大道理,如果你不聽就代表你不上道。這些威脅,其實也跟對方的內容值不值得傾聽無關,所以忽略這些威脅的態度,自己學會要如何判斷對方的訊息對自己是否有幫助。
     
  6. 想想看偏見與無法接受的差異性(你不聽別人說話是因為你無法接受內容還是出於其他偏見):我們總是會忽略某些人。但問題在於我們是如何決定誰該忽略呢?你是只喜歡聽那些跟自己相似背景的人,所表達的意見嗎?還是你只想聽那些俗稱的意見領袖,卻貶低市井小民所說的內容嗎?那些有名望的意見領袖,或許透過講了一些有用的話獲得名聲,但不代表他們所說的話沒有偏見或扭曲。對我們自己來說,聽應該依循話語的內容,而非對方的身份地位、用詞或是其他刻板印象。
     
  7. 想想看什麼是友善的幽默以對、什麼又是爭辯、而什麼又是遠離一切:當別人不同意你的想法時,我們能夠有所選擇,但絕對不是那總很容易判斷的選擇。有時候別人的委婉或許是一種友善的表現,但有時候用幽默的方式卻會讓人有種不尊重的感覺;而相反的,與別人爭辯或是看似不太友善,但也可以表現出我們尊重對方能夠聽進去思考的能力。而有時候或許別多說是一種尊重,即便對方會因為你的離開而覺得你總是心胸狹隘。別假設上述任何面對對話的方式是正確的,我們必須依據各種情境才能判對怎樣做比較好。
     
  8. 擁抱我們有時候必須用猜的,才知道什麼是重要該聽的:有時候有意義的事情有可能會突然變成沒有意義,而沒有意義的事情可能會突然變成有意義,很多事情說不準。所以如果我們說自己該聽什麼,或許換個時候這些內容成為了我們該忽略的事情。所以什麼值得我們去聽,有時候並不那麼顯而易見,而這個時候我們只能用猜想的方式去告訴自己什麼值得聽。但有時候我們可能會猜錯,但沒關係,我們只要盡力想要爭取那些值得保留的訊息,訓練自己能夠面對的膽識。
     
  9. 傳遞我們有清楚聽見的訊息:你可以告訴對方自己清楚了對方所說的,我們不僅僅只是聽而已,我們甚至放入心中好好思考。所以你或許可能重複對方所說的想法,或是詢問對方自己講的是否是他所說的。給對方一點證據,你有在聽他的想法,也思考他的想法。
     
  10. 要斷就要斷乾淨:如果你決定不想聽了,請有效地脫離這個對話。別總是站在門邊,曖昧不明地聽對方說,但心又不在。或許跟對方說自己沒在聽了很不友善,但卻能夠讓對話傾聽更有效率一些,告訴對方:“我現在沒辦法專心,因為......”,跟對方解釋一下自己為什麼無法投入了。

同樣的,反過來

你必須忍受對方也如此對自己:別因為對方沒在聽你說話了而就惱怒。別假設對方應該要聽你說話。我們都有自己的選擇,你或許自己覺得自己要講的很值得聽,但對方不一定如此認為,我們只能爭取別人傾聽自己,但無法強求。

———————

pinsoul + 編譯

(photo: James Turrell's work)

參考資料: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ambigamy/201507/ten-tips-more-efficient-listening

來自冥王星的情書

“最近的工作如何呢?”:如果感到無奈,就從工作的困苦中覺醒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