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ncent Bourilhon photographer's work
下面是一些方法,當你面對身邊的人,有想不開的念頭,自殺的危險時,如何幫助對方:
- 持續投入互動 - 與對方用心的互動,例如保持眼神的接觸、全神貫注、不要用漫不經心的態度、或是懷疑的態度面對。
- 探索、了解情況 - 站在對方的觀點,了解他們處境、鼓勵對方開放的表達自己在意的事情、心情與想法。讓對方知道你很想了解他的感受。
- 辨別狀況 - 試著辨識對方是不是現在正想著自殺的事情。如果你願意聽越多對方的想法與心情,你也會越容易獲得有關可能自殺的線索。有時候找到適合的機會,你也可以直接問對方是否正在想著要不要自殺或傷害自己,這會傳遞給對方,讓對方知道可以講自己自殺的想法與可能的計劃。如果答案不是很明確,你可以在對話結束前再問問看對方,請他表達想法。
- 探究原因 – 如果對方確實想要自殺或想不開,你需要進一步探究對方是什麼樣的事件或感受讓他想要在這個時候自殺。為什麼是現在?我們需要更深入地去了解對方的原因,然後讓對方知道我可以一起尋找看看有沒有別的方式面對或處理這些事情或心情,而非透過自殺來了結。
- 評估 – 用封閉式的問題,是/不是來詢問對方特定的問題。針對那些你覺得會導致他擁有自殺念頭的原因,主動探問,或是了解看看對方是否之前有自殺的行為,或計劃。在這個時候對方的生命可能挺危急的,做多一點,多關心一點,都比完全沒有做來的好。
進一步採取行動:
- 行動要具體具針對性 - 這時候覺得要做什麼都必須清清楚楚,讓對方理解,細節很重要,不要留下模糊不具體的事情(例如“我每天晚上都來看你”,而不是“我找時間來看你喔”)。
- 目標是有限的,不需要過度膨脹 - 記住我們的工作室幫助對方度過危險,自殺的威脅。但任何的行動都不代表可以提供完全的解決方案,我們需要現實一點,不要做出錯誤的承諾,或是虛偽的陳述(例如、你明天就會好起來了!)。
- 一起完成事情 - 你與對方都可以承諾有責任一起完成度過難關的工作,讓對方與自己都承諾會好好的生活,珍惜自己的生命。
- 確認彼此的承諾 - 當對方同意不會隨意地傷害自己時,你可以要求對方確實地大聲重複這樣的協議;或許你們雙方都會感到有一點壓力釋放,如果你還是覺得對方沒有因此比較安穩,放鬆,你需要立即地尋求別人的協助。
- 進行危機處理 - 我們需要先建立一種信任關係,就是告知對方當有緊急狀況時,會立即尋求外在資源的協助,如果我們雙方的承諾(不要傷害自己)看起來無法繼續維持時,採取緊急的措施是很重要的(例如立刻通報當地生命線(1995)或是張老師(1980),或0800-788-955)。
- 確認持續見面或接觸的時間 - 訂定與對方下次見面的時間與日期,或是引介對方給其他外在的資源(如諮商心理師或臨床心理師),並確認預約的時間。
有時候對方的黑暗心情,會第一時間讓我們有點手足無措,但這時候我們需要把握一些小原則,用好的態度多聽聽對方(引自 自殺防治中心):
你需要避免的事情:
#破壞溝通的元凶
‧太常打斷他們說話
‧顯露震驚或情緒激動
‧表達自己很忙
‧擺出恩賜態度
‧作出突兀或含糊不清的評論
‧問大量的問題(不停重覆為什麼)
#不該做的事
‧忽視這個情境
‧感到震驚、尷尬和恐慌
‧說所有事情都會沒事
‧不斷挑釁這個人去進行自殺
‧讓這個問題看起來不重要
‧給予錯誤的保證
‧發誓會守口如瓶
‧離開並讓這個人獨處
————————
*24小時直撥專線:生命線(1995) & 張老師(1980),或自殺防治安心專線(0800-788-955)
*若有生命危急緊急事項,請務必於知悉或發現時優先撥打110或119.
進一步資訊您可以參考:自殺防治中心網站 - http://tspc.tw
————————
by pinsoul +
參考資料:
http://www.psychalive.org/helper-tasks-how-you-can-help-someone-whos-suici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