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你是追求 ❮愉快的機器❯,還是執著的❮目的發動機❯?:在讓自己開心與追尋生活目標的天平上尋求平衡。

Photographer Sarah Pannell 's work

Photographer Sarah Pannell 's work

我們的生活中有兩種快樂的經驗:一種是令人感到愉快的、一種是令人感到充滿目的/或有意義的。 所以你是一個期望獲得更多愉快經驗,勝過了解自己生活目的的人嗎?一種追求 ❮愉快的機器❯;還是你是一個 ❮目的的發動機❯,希望經驗到更多目的與意義,勝過只是追求單純的愉快呢? 而這兩者間的平衡,要如何達成才最適合你自己的生活呢?

真正的快樂經驗,應該包含兩種: 一些讓你感到愉悅的事情(如、歡樂、有內容、讓人興奮有趣的事物),以及另一種讓你感到俱有目的的事情(讓你覺得值得、有意義、滿足的事物)。舉例來說,許多人發現努力工作是一件有目的性的事情,但一定是愉快的,但反過來看電視有時候帶給我們的快樂比較多,但不一定有什麼目的或意義。當志工有時候會讓我們同時感覺到愉快、也同時有追求某個目的的感覺,而有些人在宗教信仰上也是如此。有時候我們需要認識如何混合愉悅的經驗與有目的的經驗,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與真正的快樂。

每個人在愉快與目的之間都有自己平衡的方式。如果你就好比是一台追求 ❮愉快的機器❯,你會比較想感受到愉悅的感受,而如果你是一台 ❮目的發動機❯,你則會比較專注在做事的目的上,而非快不快樂上。你會如何看待自己呢?你是比較喜歡經驗到比較愉快的經驗呢?還是你是比較喜歡生活中有目的目標呢? 還是你是在這兩者之間尋找某種平衡? 想想看你是什麼樣的人呢?

要最佳化自己的快樂與幸福,最好的方式就是找到最佳的方式去平衡自己對於愉快與目的的追求。這個平衡有時候在不同時間點會有所不同;舉例來說,當你在假日時你可能會變成一個追求❮愉快的機器❯,想辦法找一些能讓自己開心的事情,但當你回到工作上時,你可能會轉變回一台❮目的發動機❯,想辦法追求目標並且工作有所目的。你也可能在20歲出頭時,是一台強而有力的追求❮愉快的機器❯,常常跟朋友出去玩,只覺得開心就好,但你可能再過了十多年後,自己轉變成一台❮目的發動機❯,你開始花比較多時間在家庭或工作上了。有趣的事情是,在青少年的時候通常我們都會比較沒有目標或目的,比起其他的年齡層來說。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最佳平衡兩者的方式,但還是有一種比較廣泛共通的方式,來告訴我們要如何在兩者間取捨: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在追尋目標或目的上,遠遠超過你追求快樂與舒適,或許你應該多花一點時間投入在能讓自己愉快的事情是上;相反的,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在追求快樂上,而非生活的目的上,你也需要花更多的時間投入一些生活的目的中(例如,家庭的維繫、朋友的情誼、工作的成就之類的)。這個道理跟報酬遞減的原則(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滿相似的。

你可以想像,有兩種貨物、啤酒與pizza,假設兩者你都喜歡。當喝下第一杯啤酒時感覺很順口,而當吃下第一片pizza時味道也很讚。但當下一杯啤酒時,你或許會覺得很不錯,但不會像喝下第一口時那樣的強烈,當你吃第二片pizza時,也不會跟吃第一片時感覺一樣的棒。所以當你可能喝到第四杯時,你可能已經開始在想要不要喝第五杯了,是不是吃pizza就好;相反的,當你吃到第四片pizza時,你可能會開始擔心下一片,想說要不要去喝啤酒就好。

同樣的邏輯也可以適用在我們生活之中,就如同上述提到的愉快與目的之間的關聯。如果你每天都獲得很多的快樂、你可能會想要把這些愉快換成一些有目的的生活;相反的,當你生活中充滿了目的,你也會想要換成追求一些單純快樂的事情就好。舉例來說,當你每天都用看影集來讓自己開心時,慢慢的影集會開始有些無聊,你或許會想要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來讓自己開心,例如出門跟朋友聊聊天、而非逼自己再看其他的影集。

這樣愉快與目的的原則,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總是會去追求或做一些事情,實際上並不會讓我們開心的。因為我們總是想為生活中多帶來一些目的,所以總是對許多事情生氣與憤怒、工作很長的時間、或是想要辛苦地養育小孩就不會看起來那麼奇怪了。但如果我們為了讓生活多一點目的,卻犧牲了許多生活中愉快的時間與經驗,那可能對我們整體的生活幸福反而是一件壞事。想想看你自己的生活裡,愉快與目的間的平衡有維持和諧嗎?

————

這也是為什麼,當一個人努力工作時,我們總是勸他要放寬心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而一個人玩太瘋時,我們希望他多思考思考自己人生的目的,努力追求一個目標。箇中的道理在我們期望的是一種和諧平衡的生活。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平衡兩者的方式,這也讓你可以多認識身邊的人,以及他對於幸福的組成與想像是什麼,那個兩者間平衡的權重為何。

————————

pinsoul + 編譯

資料來源>>>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happiness-design/201501/are-you-pleasure-machine-or-purpose-engine-0

如果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那是什麼樣的感覺?:在熱情與務實中取捨,因為我們無法永遠只做自己想要的!

讓自己愛的人不再逃避你、並且感受到溫暖也變得更好的唯一方法:當對方想要訴苦抱怨時,試試同理的傾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