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天都會看到暴力的發生,特別是我們的年輕人,我們的小孩,如何透過暴力對待別人的。而現在特別是網路上的暴力言語。
研究發現,暴力或攻擊行為往往在生命的早期就學習到了,常常是父母、家庭成員間彼此對待的方式,透過觀察直接轉移到小朋友身上,但身為長者或父母我們依然可以幫助年輕的一代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利用展現暴力的方式。身為父母的我們可以做簡單的幾個步驟來減少年輕一代使用暴力的行為。
如何與年輕一代相處,減少暴力
父母在減少年輕人或是小朋友們的暴力行為,佔有關鍵性的角色,而父母給予安全與充滿愛的家是最重要的,下面是一系列的建議幫助我們減少孩子們的暴戾之氣。
給自己的孩子持續的愛與關注:
每個小孩都需要強烈、被愛的親子關係,因為改覺到安全與穩定才能讓我們發展出信任的感受。行為問題與偏差行為通常都比較不會發生在,父母會積極參與小孩生活的家庭之中,特別是小時候。
如果你很年輕,缺乏經驗、單親家庭或是小朋友需要特別的照顧,有時候在任何時刻都展現愛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特別異常的難以照顧,或許你需要多向外找一些資源,尋求幫助,特別是心理健康的專業者,如臨床心理師。讓身邊的資源給你一些方向與建議。
確保有一直在督導自己的小孩:
小朋友怎麼想自己的,往往取決于父母或家庭成員如何鼓勵、保護與支持他們的。沒有適當的督促與指導,小朋友不會獲得他們想要的引導,而研究中也顯示不被管教指導的小朋友也比較容易有問題行為。
你的陪伴可以隨時給予小朋友的行為適當的指導,當她在跟別人玩的時候或是與人相處的時候,適當的指導可以告訴小朋友如何在被騷擾或是威脅時適當地反應,處理自己的生氣。你需要跟小朋友解釋什麼是適當的行為,鼓勵他表現不一樣的正向行為。
用自己的行動展現適當的行為給孩子:
孩子是透過範例來學習的,任何父母或兄長的行為、價值觀或是態度的表現都會對小孩產生強烈的影響,家中具有誠實、尊重的價值觀可以給予小孩重要的內在力量,來面對同儕的負面壓力,甚至是暴力行為。
許多小朋友有時候會有暴力的行為,攻擊別人,你需要告知這樣行為的危險性,而當小朋友用建設性而非暴力的方式處理問題時,你也需要鼓勵嘉獎他們。當你注意而且鼓勵他們的正向行為,他們也會更願意重複這樣好的行為。
有時候我們都會無意中鼓勵的攻擊的行為,有些父母甚至會在小孩跟別人打架後覺得是一件好事。我們需要教導自己的孩子用冷靜的字眼跟別人討論,不需要威脅、挑釁當作武器來攻擊別人。當然自己的示範是最重要的。
在規則與教條上一致:
如果你想要制定規則,請一致。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需要結構性的原則,才能有對自己行為清楚的期待。混亂的規則可以讓小朋友在行為上陷入混亂無法預測。父母也可以邀請小朋友一同設定規則,解釋自己對於孩子的期待,如果沒有依循法則會有什麼後果。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如何表現那些對自己有好處的行為。
在家中保持沒有暴力:
在家中的暴力會嚇到或是傷害小孩。小孩在成長的過程需要安全與愛的感覺,小孩看見暴力不一定會代表她未來就會變成暴力的人,但他們有可以在面對衝突時用暴力來化解衝突。
我們需要一起努力讓家是一個安全、沒有暴力的地方,我們應該不鼓勵兄弟姐妹間的暴力行為。而父母在吵架時敵意攻擊的言論也是對於小孩最壞的示範。
如果你的家中有人持續在生理或是言語傷害虐待彼此,你需要尋求專業的協助來幫自己擺脫這樣的處境。
試著避免自己的小孩看太多暴力的媒體(不論是卡通、連續劇或是新聞)
研究顯示持續讓小朋友看帶有暴力色彩的電視、電影或是電玩會產生負面的影響。身為父母你或許需要調控這些訊息的量,下面是一些可以使用的規則:
限制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大概在1 - 2小時內。
確保你自己知道小孩在看的電視節目、電影或是在玩的電玩是什麼。
當你看到小朋友所看所玩的東西充滿暴力訊息時,你需要跟他們討論一下內容。
幫助他們暴力在生活中發生時,是會帶來多少痛苦、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
跟他們討論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但卻又不帶暴力。
幫助孩子起身對抗暴力。
支持自己的孩子起身對抗暴力,教導他們如何用冷靜而且堅定的字去面對別人的羞辱、威脅、與攻擊。幫助他們了解我們需要更多的勇氣與領導力去抗拒暴力,而非同流合污。
最後我們的孩子接納那些跟自己不同族群、背景與文化的孩子。告訴他們批評對方的缺失與不一樣是一件傷人的事情,排擠不被接納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痛苦傷害的事情。確保自己的孩子了解這些道理,讓他們知道用語言去鼓勵暴力與接納暴力的行為是傷害彼此的。警告自己的孩子灞陵與威脅會讓我們助長社會中的暴力。
❪內容為美國心理學會APA所撰寫之內容。❫
---------------------
pinsoul + 編譯
參考資料來源>>>http://www.apa.org/helpcenter/resist-violence.aspx
如果你想體會更多的話,下面的廣告傳達的很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