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歡迎來到pinsoul的Blog,這是一個紀錄、分享與傳遞心理概念的地方

我們的工作環境應該從孤單小隔間,走向能夠創造體驗與深入連結彼此的地方:一種未來的工作空間想像。

Youjia Qu‘s photograph work

Youjia Qu‘s photograph work

在我們現今的工作場域之中,我們的筆電或電腦總是在自己的桌子上。但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放棄這種傳統的辦公室設置方式,也就是每個人有自己的小空間,一個小格子。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開放的樓面規劃,可以自己調整的工作空間,以及彈性的上班時間。這種辦公室設計的變革核心,在於希望透過把辦公室中的牆面或是擋板移除,然後創造更多彼此間的溝通、創新與合作的機會。

許多公司都體認到,增進員工彼此合作的文化將可以為公司帶來更俱有競爭力的優勢(正所謂,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但公司也必須知道之所以要這麼做,不是為了要讓員工更有生產力,而單純是因為要讓員工感到更“快樂”。

“人與人間的碰撞”

去年、由倫敦政經學院中經濟表現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研究的參與者把付錢工作的活動排在超過39種活動之後,結果顯示一般人寧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比較不喜歡只是拿錢做工作而已。但我們的生活中,無數的人都是花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在工作,而且工作時間的比率還一直增加,那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更喜歡工作一點呢?

而研究中另外一件事實,卻很值得我們好好的深思一下:大多數員工都會在工作的時候經歷到快樂,而這些快樂最常發生在與同事之間有社交互動機會的時候。當然這看起來很理所當然,畢竟我們都是社會生物。

我們如果把這點放在心上,開放的工作樓面空間,確實帶來了很不一樣的改變,比起傳統的方式,增加更多的生產力:開放的空間,移除了物理的屏障,讓員工之間互動不再容易受阻,能夠增加人與人間的互動,減少了過去因為缺乏互動而減少的整體工作滿足感。

像是美國的許多公司,不僅僅開放他們工作空間,甚至在工作的過程中,設計更多促成深思、發掘更多接觸機會的可能。像是Zappos的總裁提到,製造人與人間碰撞的後果就是,同事彼此間增加了隨即意見交流的機會,他說到:⎡我覺得你或許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運氣,關鍵在於,接觸越多人越好,然後真正的認識對方。⎦。

⎡我在這!⎦日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組織,應該多多考量在自己工作的場域多增加人與人間的互動,讓工作中那些微小而且沒有計劃的相遇,設計成越來越有意義的相遇,然後讓我們彼此間的聯結,相互間時間的投資,可以成為更真實,而且真誠的互動。

舉個例子來說:Priya Parker是Thrive 實驗室的創辦人,她的丈夫招集自己的朋友,在每個月的某個星期日定期舉辦⎡我在這!⎦日的活動。這個團體會花八個小時的時間,去探索紐約市。每個人都承諾用深厚的態度去認識一個地方,而非只是蜻蜓點水的方式。舉辦人提到,彼此間的對話有時候會流動,有時候又不會,但這些都是歷程;因為團體的價值在於一同在某個地方,而非真的要做什麼事情。我們都是人類,而非如同機器人被設定來一定要增加生產的比例的,擁有停下來、呼吸、反思的機會,值得我們努力去保護。 Parker 和她的朋友都相信要把事情完成,只需要我們順其自然。這樣的概念不是什麼革命性的概念,但當它放在商業上時,卻會讓我們覺得有點不同於以往看待工作的方式。

深厚勝過輕薄

用⎡深厚⎦的方式面對當下,或許會減少個人的果決或速度。但對於許多公司而言,持續發展能夠促發⎡深厚⎦氛圍卻是很重要的。舉例來說,當公司不是透過一個員工在一小時內完成了多少客服電話而來獎勵客服人員,而是利用客服人員願意花多久時間在一通電話上,將帶給員工不一樣的工作快樂程度。也因為如此像Zappos這間公司,就試圖跟員工溝通,也跟顧客溝通,對話的內容品質才是服務的核心,而非一通電話多快或多有效率被完成。

想像如果員工,有機會被賦予能夠用深厚的態度去面對彼此(能夠在日常工作的時間好好的交流彼此交往),而非只是在表定的會議中才溝通,很迅速地交換資訊、或是偶而在走道上碰到寒暄一下,那之間會有什麼差別。沒有什麼比的上自己可以有機會花點時間在同事之間,好好認識彼此了解彼此的觀點,而非常常只是花一個小時開個會,然後就這樣。想像你自己舉辦了⎡我在這!⎦日在工作的時候!是不是這樣才能夠有機會讓我們心境轉移,好好認識彼此間的差異與生活,讓我們可以跳脫一下自己的舒適圈,而不是自己在座位上埋頭苦幹。

讓我們的工作空間不再有屏障(不論是物理上的還是心理上的),是未來工作很重要的方向。我們需要多花點心力去尋找出如何⎡深厚⎦地投入當下的工作專業生活、甚至是自己私人的生活。這些投資在我們自己身上的心力與時間,以及我們身邊的人,將會在未來保證回饋給你,讓我們內心的那把量尺更接近幸福的那端。

by Tim Leberecht

——————

pinsoul + 編譯

參考資料>>>http://www.psychologytoday.com/blog/the-romance-work/201412/thick-presence-taking-collaboration-one-step-further

在繁忙的時代,我們需要做一個有耐心的人:一起學會沈思、等待、與有所堅持的力量!

如果你就像許多人一樣,漠視自己的心理健康,是時候改變了!: 讓我們為更好的生活打造情緒復原力,重視自己的心理世界。

0